2011世界旅游收入,2011年全国旅游总收入

小博 2024-06-18 15

2011世界旅游收入,2011年全国旅游总收入

1. 2011年全国旅游总收入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出境游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分别是泰国、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俄罗斯、马尔代夫、印尼、朝鲜、南非。

2012年的贺岁大片《泰囧》掀起了一股“泰国热”。根据泰国旅游局的统计,2011年赴泰旅游的中国游客有152万,而2012年,有270万中国游客前往泰国,增长了43.5%。2013年去泰国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达到453万。

2. 2011年旅游业总收入

2011年安庆市旅游业总收入如下,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6.6万人次,增长46.9%;接待国内游客2306.1万人次,增长28.3%。旅游总收入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381.01万美元,增长97.2%;国内旅游收入155.84亿元,增长30.8%。

3. 2011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约

2011年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上升,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和收入的猛增

4. 2012年全国旅游总收入

2012年我国公民的旅游人达到了83182700人次 改写用万作单位数是(8318.27)万人 用亿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8)亿人

5. 200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

1992 中国友好观光年 “游中国、交朋友”

1993 中国山水风光游 “锦绣河山遍中华,名山圣水任君游”

1994 中国文物古迹游 “五千年的风采,伴你中国之旅”;“游东方文物的圣殿:中国”

1995 中国民俗风情游 “中国:56个民族的家”;“众多的民族,各异 的风情”

1996 中国度假休闲游 “96中国:崭新的度假天地”

1997 中国旅游年 “12亿人喜迎97旅游年”;“游中国:全新的感觉”

1998 中国华夏城乡游 “现代城乡,多彩生活”

1999 中国生态环境游 “返璞归真,怡然自得”

2000 中国神州世纪游 “文明古国,世纪风采”

2001 中国体育健身游 “体育健身游,新世纪的选择”;“遍游山川,强健体魄”等

2002 中国民间艺术游 “民间艺术,华夏瑰宝”;“体验民间艺术,丰富旅游生活”等

2003 中国烹饪王国游 “游历中华胜境,品尝天堂美食”等

2004 中国百姓生活游 “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验百姓生活、民风民俗”等

2005 中国旅游年 “2008北京——中国欢迎你”;“红色旅游”年

2006 中国乡村游 “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2007 中国和谐城乡游 “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

2008 中国奥运旅游年 “北京奥运、相约中国”

2009 中国生态旅游年 “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

2010 中国世博旅游年 “相约世博,精彩中国”

6. 2011年全国旅游总收入168.15亿元

第十名:长春

4个5A,A级以上38个。长春,别称“春城”,古称“喜都”、“茶啊冲”,是吉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春有着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蕴,是著名的中国老工业基地,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之称。长春曾是伪满洲国首都,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集中见证地,具有众多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文化遗存。长春拥有A级以上景区38处,其中5A级景区4个:伪满皇宫博物馆、净月潭风景名胜区、世界雕塑公园、长影世纪城。

2024年,全年旅游总收入1381.52亿元,增长37.4%。旅游外汇收入6865.01万美元,下降69.99%。

第九名:保定

4个5A,A级以上43个。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也是戏曲之乡、游泳之乡、“长寿之城”,因体育冠军辈出,又称“冠军之城”。

保定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为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市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保定拥有A级以上景点43处,5A级景区4个:白洋淀景区、野三坡景区、白石山景区、清西陵景区。

2024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35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7.9%;创收602.6亿元,下降55.0%。接待国际游客0.6万人次,下降97.1%;外汇收入25.3万美元,下降97.7%。旅游总收入602.6亿元,下降55.1%。

第八名:无锡

4个5A,A级以上53个。无锡,江苏省地级市,简称“锡”,古称新吴、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拥有A级以上景点53处,5A级景区4个:鼋头渚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灵山景区。

2024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010.20万人次,恢复到去年的58.7%;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入境过夜旅游者9.1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4.7%。旅游总收入1057.89亿元,恢复到去年的51.3%。

第七名:洛阳

4个5A,A级以上75个。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75处,其中5A景区4处:龙门石窟,白云山,鸡冠洞,老君山,龙潭大峡谷;拥有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多个遗址。

2024年洛阳年接待游客1.4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380亿元。

第六名:桂林

4个5A,A级以上91个。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国家对外开放重要的国际旅游城市,世界旅游组织推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

桂林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风化浸蚀,形成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独特景观。桂林三绝,山清、水秀、洞奇,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拥有A级以上景区91处,其中5A级景区4个:漓江风景区、乐满地度假世界、两江四湖·象山景区、独秀峰·王城景区。

2024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231.3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4.3%。国内旅游总消费1231.09亿元,下降28.9%。入境过夜游客9.83万人次,下降96.9%。国际旅游消费3549.51万美元,下降98.3%。国内过夜旅游者平均停留天数1.65天。

第五名:上海

4个5A,A级以上130个。魔都”上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龙头城市。

上海拥有A级以上景点130处,其中5A景点有4处: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景区;上海东西方文化互相交融,外滩的西洋建筑与陆家嘴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新天地既保留了昔日的石库门、老洋房,又展示着最新的流行元素。

2024年上海接待国内游客2.3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09.50亿元,恢复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8%和20%。

第四名:西安

5个5A,A级以上84个。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

西安是个充满历史感的城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西安拥有A级以上景区数量为84处,其中5A景区5个: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华清池、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

2024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总数突破3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146亿元,分别增长21.7%和23.1%,获评全球20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和全国夜间经济十强城市。

第三名:苏州

6个5A,A级以上54个。苏州,古称吴,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为清代“天下四聚”之一。

苏州座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十分的富有江南气息,苏州的古镇和老街很多。苏州A级以上景区数量为54处,其中5A景区6个:苏州园林、周庄古镇、同里古镇、金鸡湖、太湖风景名胜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2024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60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2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并跻身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第二名:北京

8个5A,A级以上227个。北京,我国首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

北京拥有A级以上景区数量为227处,其中5A景区8个:天坛公园、颐和园、故宫、奥林匹克公园、八达岭—慕田峪长城旅游区、恭王府、明十三陵景区、圆明园遗址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成为其吸引游客的原因。

2024年北京市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84亿人次,比上年下降42.9%;实现旅游总收入2914亿元,下降53.2%。

第一名:重庆

10个5A,A级以上281个。重庆,简称“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这里,问路不讲东南西北,只讲上上下下。

7. 2015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8年,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国旅游行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  2009年1-3季度我国旅游业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巨大冲击,旅游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明显增多,总体增长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两升一降”的格局。国内市场方面,2009年1-3季度国内旅游人数14.5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7400亿元,同比增长10%。入境市场方面,2009年1-3季度入境旅游人数9400万人次,同比下降3%,入境旅游外汇收入280亿元,同比下降7%。出境市场方面,初步统计2009年1-3季度出境旅游人数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从产业基本面来看,我国旅游产业处于全面回升状态,经营状况有较大改善,旅游就业保持稳定,旅游投资持续活跃。旅游产业的景气是处于全面、大幅回升状态。  尽管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总需求的疲软,对我国旅游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基本环境没有改变,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也不可能改变或逆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潜力依然巨大。改革开放30年奠定的坚实基础,将有力地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  同时,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游产业升级方向。这将为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2010年我国旅游行业复苏趋势明显,行业增速将提高到16.5%,行业重新回归快速增长。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旅游业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二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旅游的定义、类型、产业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接着分析了相关产业及因素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并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做了细致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生态旅游、黄金周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旅游小城镇、主题公园、奖励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自驾车旅游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旅游业做了市场细分与消费者分析、电子商务运用及构建分析、旅游资源分析、行业竞争分析、产业链构成及价值分析、商业模式分析、信息化发展分析和投资分析。市场营销是指一个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开发、定价、宣传推广到将产品从生产者送达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回企业的整体企业活动。企业的经营导向经历了生产观念导向、产品观念导向、推销观念导向、营销观念导向、社会营销观念导向五个阶段渐次递进的演变过程。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4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民出境旅游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这些都为我国国民创造更多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外出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变得理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然而,在此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下,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营销中盲目进行削价竞争,营销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后服务、不能形成良好客户关系,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国的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灵活运用目的地整合营销(IMC)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由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转向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建立一种由外向内的营销策划模式,做好市场营销。尤其在奥运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和旅游市场营销到来了更大的机遇,至此良机时,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将更加科学、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未来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最后,开展绿色认证。从1993 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 ”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的精髓应在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品牌营销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还远远不够,致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长。因此,必须首先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利于不败之地。比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这个主题公园正是因为很好地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全国主题公园旅游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它却能以年均效益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发展。同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有基础的延续。其次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依据我国旅游文化,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赋予旅游产品品牌强大的生命力,然后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所选择和组合的传播方式要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表现出品牌的目标形象特点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游公共部门(政府及各旅游行政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营销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地区、省和全国的整体性促销上,从而带动旅游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8. 2013年全国旅游总收入

旅游业是产业链的一种。

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内旅游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未来仍将保持较长时间段的快速增长。目前中国的中产阶层占总就业人口的20%,如果按每年1%的增长速度,20年内中产阶层可以达到总就业人口的40%。

这一由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增长催生出来的中产阶层,也使得中国旅游产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同时,中国旅游基础设施接近成为全球领先者。以汽车保有量及国家高铁建设发展为例,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汽车保有量,以及里程最多、速度最快的高铁设施,这些都将为国人的旅行提供优于其他国家的出行条件。

因此,旅游产业仍是最有前景的行业,中国旅游业未来仍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仍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

2、旅游消费分层逐步显现,旅游者对旅游服务品质的追求不断加深。受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和收入提高推动,伴随85、90后等年轻游客群体逐渐成长,大众消费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旅游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消费分层加速。

同时,旅游消费大众化与结构分化并存特征更加明显,小众市场不断涌现,但休闲与观光需求将长期并存。从大众市场看,旅游人数和消费持续多年稳定增长。同时中产阶层的游客正在增多,而且他们越来越愿意选择自由行。

同时,邮轮旅游、房车旅游、户外探险、博物旅行、极地旅游、婚尚旅游、体育旅游、电竞旅游、研学旅行、毕业旅行、影视旅游、定制旅游等小众旅游市场遍地开花,长尾效应逐渐明显。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百姓旅游消费明显升级,游客更愿意把钱花在体验上,在吃住行游等方面更追求品质与个性化,平台上私家团、定制游、当地向导等升级型新产品成为“网红”。

随着中产阶层对高品质、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提高,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越来越低,更愿意花更多钱消费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好品质高的好产品以后会脱颖而出。

现在欧洲、美国都已经出现这样的趋势,我国也正在朝这个趋势发展。

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在线旅游将逐渐兴起。得益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产品的兴起。

近年来在线旅游移动端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凭借更加便捷、更加个性的用户体验,在线旅游的高速增长也将成为推动中国旅游市场长期繁荣的新“助推器”。

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在线化率仅为10.6%;到2024年在线化率已增长至31.5%,增幅高达20.9个百分点。

2024年在线旅游市场渗透率再次提升至36.9%,创下历史新高,且未来也有逐步提升的趋势。

我们预计未来3-5年,在线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或保持10%-20%的高增长,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个位数增速。

4、文旅融合将引领旅游产业再升级。文旅部成立后,国家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将进一步明晰。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指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工作,成为亮点频频的各项业务工作中的突出亮点。接下来,文旅部将会着力推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等工作。

文旅融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文旅融合将引领旅游产业再升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旅微博
  • 本文地址:https://www.lvweibo.com:443/lvyougonglue/888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