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乡村旅游景点,巨鹿县乡村全景图
13
2024-02-27
广东的戏曲种类有很多,我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具体的有如下15种,其中前十一种为传统剧种,后四种为皮影、木偶戏,排名不分先后:
一、粤剧(粤曲)粤剧同粤曲虽说基本上算是分割开来的,但总体还是一个剧种。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
据说,当年下南洋的人,大多数都是广东人,因此,粤曲在东南亚也有很多海外华人、华侨在听。在新加坡,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
粤剧作为广东省第一大剧种,但也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危机,演员和观众老龄化、经费不够、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等问题日益严重。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潮剧潮剧起源于广东潮汕,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已有4 4 0年左右的历史了,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传统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1990年以后,潮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多种现代文艺形式的冲击,投资减少,人才流失,艺术水平下降,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濒临灭亡,正处在艰难发展的状况之中,亟待保护和扶植。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广东汉剧注意区别一下,广东汉剧不是湖北汉剧,虽然都叫汉剧,但这是两个不同的剧种。
广东汉剧是在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牡丹”。
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角色行当较多,分为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
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雷剧雷剧起源于雷州歌,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四个发展阶段,到剧种形成历时300多年。
雷剧被人称为广东第四大剧种,由于它语言通俗易懂,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很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与国内戏曲行业正处于低迷的时候,雷剧反而蒸蒸日上,据不完全统计,雷州市有专业、业余雷剧团在300个左右。这些剧团年平均演出场次在100场。仅雷州市,每年约有3万场雷剧在城乡的大小舞台上演出。
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西秦戏明代由西北地区的秦腔流入汕尾市,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形成广东汕尾市地方戏,西部地区传过来的秦腔戏种,故简称“西秦戏”。又称乱弹戏,是广东省汕尾市三大稀有剧种之一。
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曲调有正线、西皮、二簧、小调四类。
西秦戏近些年也同粤剧一样,存在不少问题。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山歌剧山歌剧是建国后新兴的剧种,用客家方言演唱,流行于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客家方言区。
1959年至1962年,先后组建汕头专区和梅县、兴宁县、蕉岭县4个专业山歌剧团。
他们创作了一批有山歌特色的剧目,如《挽水西流》、《唱夫归》、《雪里梅花》、《彩虹》、《风雨亭》、《螺蛳姑娘》、《牛郎织女》等。
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演员,如张振坤、熊莉梅、蓝小田等。
七、白字戏白字戏起源于元末明初,流行于汕尾市一带。从闽南流入粤东,与汕尾话、民间艺术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白字戏。
白字戏如今发展也不太好,生存危机挺严重的。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花朝戏起源于紫金县乡村的“神朝”祭祀仪式,用客家语演唱,流行于广东省东部及东北部客家地区。
花朝戏唱腔曲牌有100多种,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间小调构成。唱词以七言四句一阙居多,全部由演员用本嗓演唱。演唱特点是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唱念结合、灵活自由。
目前,虽然花朝戏专业剧团按期下乡演出,同时还在本地重大的节日庆典及一些民间活动中演出,但是这种演出很少见到,观众日渐减少,生存问题比较严重。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乐昌花鼓戏俗名“唱花鼓”或曰“调子戏”,起源于乐昌民间圈地作场而演唱的灯彩歌舞——“踩矮台”,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小戏。
音乐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杂调三大类,以南、北路作区分,采用曲调联形成,辅以某些板式变化。表演艺术,素有小、笑、活和“无丑不成戏”之说。
主要伴奏乐器有调胡、花鼓、堂锣、饶钹、唢呐等。
十、正字戏广东省汕尾市三大稀有剧种之一,正字戏又称正音戏,也有南下大戏之称,以中州音韵官话唱念,系南戏遗响,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历来被中外戏剧界专家、学者誉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正字戏是古老南戏的传承,对戏曲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一、粤北采茶戏据史料记载,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末江西赣南的安远县,赣南采茶戏分别经大余、粤北南雄梅岭古驿道及“三南”(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传入粤北和粤中东江、韩江流域,再与当地山歌结合,最后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
十二、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俗称纸影戏,是广东省潮州地区的传统戏剧。属于杖头木偶的一种,体形较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
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十三、陆丰皮影戏陆丰市有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等剧种。各剧种的戏班在一块演出,都要在皮影戏开以后,才先后开鼓。尊皮影戏为大,这是历史形成的惯例。
传统的铁枝木偶戏班由9人组成,操纵、演唱、伴奏各3人,剧种角色多的时候,操纵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四、高州木偶戏高州木偶戏又名鬼仔戏,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
高州木偶戏发展至今,在单人木偶的基础上,又发展有四人班和八人班,也称中班及大班,单人木偶则称为小班。
全市木偶班共有150多班,木偶艺人达500多人。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五、粤西白戏粤西白戏俗称白戏仔,原是以粤西白活演唱的木偶戏,因为它经常在安铺演出,唱腔形式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戏班,所以叉叫“安铺白戏”。后改称“粤西白戏”。流行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廉江、遂溪及广西合浦等地。
粤西白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的安铺附近曲龙村,初时以竹筒配奏,群众称之为“竹筒戏”,又叫“木鱼班”。
广东的剧种差不多就这些,不知道是否解决题主的疑问了。看答案的小伙伴们,如有发现还有遗漏的剧种,欢迎在下方补充,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