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沙尘暴来自哪里 北京沙尘暴从哪来的

小博 2024-08-31 12

北京的沙尘暴来自哪里 北京沙尘暴从哪来的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大家都知道,北京有沙尘暴,那么,大家清楚北京的沙尘暴来自哪里?北京沙尘暴从哪来的?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

  北京的沙尘暴来自哪里

  影响北京的主要沙尘来源有三处:毛乌素沙漠和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

  第一条路是内蒙古善达克沙地一带–河北黑河河谷–北京地区;

  第二条路线是内蒙古朱日和一带–河北洋河河谷–北京永定河河谷;

  第三条路是河北桑干河谷–北京永定河谷。

  北京位于华北的东北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它以黄土和沙子为主,没有大片的沙漠。中国西北地区以沙漠为主,并非尘源,而且,在中国北方有燕山和太行山脉作为屏障,沙漠还不足以构成威胁。而且,北京的沙粒结构与西北沙漠的沙粒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第一条路线似乎对此影响不大。

  防沙多年有用吗

  北京的沙尘暴在以前更为严重。

  受不合理开发的影响,到1966年时,北京的沙尘暴天气创造了20天的纪录。那时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是仅仅180千米之外河北承德的塞罕坝,所以那时北京的沙尘暴,是刮到嘴里可以嚼出颗粒感的真正的沙尘暴。

  如今的承德塞罕坝,环境比曾经已经改善很多

  70年代风沙依旧频繁,为了改变这一环境问题,1979年,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上马。这一工程西起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至黑龙江宾县,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预计到2050年正式完成。

  三北防护林工程范围与中国风沙带区域大致对应

  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住土壤和砂砾,起到减少沙源的作用,成林后还可以减缓北风,过滤风沙,降低沙尘暴的强度和频率。

  如今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已经成果初现,沙尘经过越来越密,越来越厚的防护林,被显著减弱、过滤,让近年来北京每年的沙尘暴天数,确实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态势。从60年代的年均5.3日,6.6小时,变为80年代的年均0.9日,0.72小时5年未发生,再变为变为2010年代的年均0.1日。不光是北京,全国沙尘天气的也下降到2011-2024年的,年平均11.4次。

  当然,建防护林并不是指要在广大的范围内种树,北方沙化最严重的其实是曾经的草原,而草原生态与沙漠生态都相当脆弱,除了种树,如何逐渐恢复沙化的草原才是治本。

  防护林抵御沙尘暴效果确实显著,但是,做不到杜绝风沙天气。因为沙尘中沙的高度通常只有40厘米,地表植被可以很好的起到阻挡、过滤的作用。但是轻飘飘的尘可以被上升气流刮得很高,甚至进入距地面5000米左右的平流层,对此植被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秋冬季节的西伯利亚高压不会消失,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就不会消失。想彻底解决沙尘天气,就只能解决沙尘暴沙源,但这同样并不现实。治理沙源才是根本,但是也最难。

  防风固沙需要成本,也需要自然条件。植树造林可以把年降水量490毫米的塞罕坝变成森林;把沙化的草原逐渐恢复成绿地。但是对于面积过于巨大,距海过于遥远,蒸发量巨大的地区,植物种植之后能否存活就是个问题了。

  而且还要进行农业开发,水源往往在农业之外就所剩无几了。

  经过对于环保的重视和多年的环境治理,西北地区的年降雨量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但是,其上升幅度很小,平均每十年只增加0.11毫米,部分地区的降水量甚至呈小幅下降趋势。西北地区的防风治沙工作依旧不简单。

  内蒙古东部降水量尚可支持相当规模的草原,到了西部则愈发恶劣

  更尴尬的问题在于,最重要的沙源在蒙古国,中国显然无法直接把三北防护林扩展到他国境内,只能依赖于国际合作,而戈壁沙漠自古环境恶劣,想要改造恐怕成本巨大,且结局难以预料。

  所以未来北京的沙尘暴可能会成为历史,但是扬沙、浮尘天气消失的可能性不大。不如换种心态来面对这些自然现象,想到那些飞上5000米高空的尘穿越荒野、农田与城市,最终降落到海中,成为浮游生物饕餮的营养物质,最终随着食物链滋养整片海洋,沙尘是不是也变得浪漫了起来。

  毕竟,沙尘暴也是东亚气象系统的一部分,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形成均受益于此,既要解决问题,也要适应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旅微博
  • 本文地址:https://www.lvweibo.com:443/lvyoutianqi/31413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