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旅游收入,2024年黔南旅游总收入

小博 2024-06-19 11

黔东南旅游收入,2024年黔南旅游总收入

1. 2024年黔南旅游总收入

黔南州旅游资源丰厚,多姿多彩,独具特色。境内岩溶地貌发育强烈,喀斯特地貌类型多,规模密度大。州境地处副热带,属东亚季风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全州森林覆盖率高达47.57%。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优越的气候条件,广袤的森林植被形成了难以数计的奇山丽水。

  黔南旅游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古迹、红色历史名胜融为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提高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相互交融,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的57%,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布依、苗、水、毛南、瑶等世居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和格调古朴、绚丽多姿的民风、民俗,意境清新,韵味永隽。鲜活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立体色彩,使山水风光、人文古迹充溢着生动与活力。

2. 2024贵州旅游收入总额

2024年全国财政收入18.0270万亿元,财政支出24.7850万亿,财政赤字约6.7580万亿。

2024全国各省财政收入如下:

1.广东省

2024年财政收入:12922 亿元,排名全国第1;

2.江苏省

2024年财政收入:9059 亿元,排名全国第2;

3.浙江省

2024年财政收入:7248 亿元,排名全国第3;

4.上海市

2024年财政收入:7046 亿元,排名全国第4;

5.山东省

2024年财政收入:6560 亿元,排名全国第5;

6.北京市

2024年财政收入:5484 亿元,排名全国第6;

7.四川省

2024年财政收入:4258 亿元,排名全国第7;

8.河南省

2024年财政收入:4155 亿元,排名全国第8,

9.河北省

2024年财政收入:3826 亿元,排名全国第9;

10.安徽省

2024年财政收入:3216 亿元,排名全国第10;

11.福建省

2024年财政收入:3079 亿元,排名全国第11;

12.湖南省

2024年财政收入:3009 亿元,排名全国第12;

13.辽宁省

2024年财政收入:2656 亿元,排名全国第13;

14.湖北省

2024年财政收入:2512 亿元,排名全国第14;

15.江西省

2024年财政收入:2508 亿元,排名全国第15;

16.山西省

2024年财政收入:2297 亿元,排名全国第16;

17.陕西省

2024年财政收入:2257 亿元,排名全国第17;

18.云南省

2024年财政收入:2117 亿元,排名全国第18;

2024年财政支出:6974 亿元,排名全国第12;

19.重庆市

2024年财政收入:2095 亿元,排名全国第19;

2024年财政支出:4894 亿元,排名全国第24;

2024年财政赤字:2799 亿元,排名全国第23;

2024年财政自给率42.8%,排名全国第12。

20.内蒙古自治区

2024年财政收入:2051 亿元,排名全国第20;

2024年财政支出:5268 亿元,排名全国第21;

2024年财政赤字:3217 亿元,排名全国第19;

2024年财政自给率38.9%,排名全国第16。

21.天津市

2024年财政收入:1923 亿元,排名全国第21;

2024年财政支出:3151 亿元,排名全国第27;

2024年财政赤字:1228 亿元,排名全国第28;

2024年财政自给率61.0%,排名全国第6。

22.贵州省

2024年财政收入:1787 亿元,排名全国第22;

2024年财政支出:5723 亿元,排名全国第18;

2024年财政赤字:3936 亿元,排名全国第15;

2024年财政自给率31.2%,排名全国第21。

23.广西自治区

2024年财政收入:1717 亿元,排名全国第23;

2024年财政支出:6155 亿元,排名全国第15;

2024年财政赤字:4438 亿元,排名全国第10;

2024年财政自给率27.9%,排名全国第25。

24.新疆自治区

2024年财政收入:1477 亿元,排名全国第24;

2024年财政支出:5539 亿元,排名全国第19;

2024年财政赤字:4062 亿元,排名全国第14;

2024年财政自给率26.67%,排名全国第26。

25.黑龙江省

2024年财政收入:1153 亿元,排名全国第25;

2024年财政支出:5449 亿元,排名全国第20;

2024年财政赤字:4296 亿元,排名全国第11;

2024年财政自给率21.0%,排名全国第28。

26.吉林省

2024年财政收入:1085 亿元,排名全国第26;

2024年财政支出:4127 亿元,排名全国第26;

2024年财政赤字:3042 亿元,排名全国第20;

2024年财政自给率26.3%,排名全国第27。

27.甘肃省

2024年财政收入:875 亿元,排名全国第27;

2024年财政支出:4155 亿元,排名全国第25;

2024年财政赤字:3280 亿元,排名全国第18;

2024年财政自给率21.0%,排名全国第29。

28.海南省

2024年财政收入:816 亿元,排名全国第28;

2024年财政支出:1974 亿元,排名全国第29;

2024年财政赤字:1158 亿元,排名全国第29;

2024年财政自给率41.3%,排名全国第14。

29.宁夏自治区

2024年财政收入:419 亿元,排名全国第29;

2024年财政支出:1483 亿元,排名全国第31;

2024年财政赤字:1064 亿元,排名全国第30;

2024年财政自给率28.3%,排名全国第24。

30.青海省

2024年财政收入:298 亿元,排名全国第30;

31.西藏自治区

2024年财政收入:221 亿元,排名全国第31;

3. 2024年贵州旅游总收入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24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2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24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24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24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4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4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4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24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4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4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4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

4. 2024年黔西南州旅游总收入

黔西南指的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兴义市,是贵州的9个地级行政区之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贵州省中部偏西北,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05°47′~106°27′,北纬26°46′~27°21′之间。

黔西南位于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区)结合部,贵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云贵高原东南端。黔西南州黄金分布广,储量大,品质高,2005年,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黔西南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文化底蕴深厚,清代乾隆年间创办了著名的笔山书院。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辖区面积约16804平方公里,分布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瑶族、仡佬、回族等35个民族。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为兴义市,该州辖七县一市(盘江八属),即兴义市和普安县、晴隆县、安龙县、兴仁县、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

5. 贵州今年旅游总收入

2024年国庆11期间,全国各省市旅游收入的具体情况是四川509亿元,江苏424亿元,江西405亿元,河南322亿元,贵州314亿元,浙江280亿元,上海258亿元,广东236亿元,辽宁¥164亿元,北京108亿元,吉林196亿元,甘肃102亿元,福建68亿元,海南58亿元。各省的旅游收入增长较大。

6. 2024年黔南旅游总收入多少钱

1、2024年贵州旅游收入:12321.81亿元。

2、2024年贵州旅游总人数达到113517.7万人,突破100000人,2024年贵州总收入达到12321.81亿元,2024年贵州全省总收入跃居全国第三,旅游业增加值全全省gdp的百分之十一点六,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 贵州省通过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全省贫困人口发展,脱贫,增加经济收入。

7. 2024年黔南旅游总收入多少

黔南州是少数民族自治州,相当于地级市,它直接属于贵州省管辖,不属于哪个市。黔南州少数民族以布依族、苗族居多,它的州政府所在地在都匀,都匀市是县级市,环境优美气候适宜,非常适合旅游和居住,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贵州黔南州都匀旅游!

8. 2024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

经常在网上看到,印度人喜欢和中国做对比,暗地里和中国较劲,哪怕两国经济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其实,不少国人也喜欢做对比,喜欢和比自己差的做对比,以满足自己可怜的虚荣心。甘肃和贵州同处西部,都是国内有数的欠发达省份,长期以来都以难兄难弟的身份存在,占据着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倒一倒二的交椅,这样两个在国内存在感不高的省份,真不知有什么好对比的?唉!比就比吧,姑且满足有些人的心愿。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说的就是贵州。因自然条件所限,过去的贵州一直是国内最穷省,属于爹不疼娘不爱的地方。近些年,贵州像受过高人点化一般,潜力被激发出来,经济增长速度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或第一位,成了实打实的“网红省”。说到这,有一个“贵州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贵州的交通。作为国内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身份,贵州攻坚克难,创造了国内交通史上的奇迹,成为国内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要想富,先修路”,这话用在贵州身上倒也贴切,交通条件改善了,贵州天生的资源优势被逐步转换为经济优势。如今的贵州,已成为国内有名的大数据中心、国内最受游客欢迎的省份之一,贵州由此实现了华丽转身,扭转了好几组经济数据国内倒数第一的尴尬境地。

甘肃过去经济是明显好于贵州的,在人口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国民生产总值一度曾和贵州持平或高于贵州。都说穷则思变,贵州是知耻而后勇,经济是奋力赶超,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是远远地把同一起跑线上的甘肃抛在后面。反观甘肃,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是半死不活,从国内倒数第三发展成了国内倒数第一,且这倒数第一比泰山还稳。我觉得,贵阳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越兰州,还有点情有可原,省会的优势在那摆着,如今兰州的国民生产总值被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市超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更可悲的是,甘肃除了省会兰州,没有一个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城市整体经济水平是落后于贵州的。

甘肃落后于贵州,还体现在优势资源的发展上,在这我说的是旅游业。论起旅游资源,甘肃的丰富度是高于贵州的,在全国居于前五位,但是事实却是,贵州的旅游收入是远远高于甘肃的,也可以说不在一个重量级。查有关资料所知,贵州2024年的旅游收入是9000多亿,居西部地区第二位全国第四位,甘肃2024年的旅游收入则刚过2000亿大关,仅高于青海、宁夏、西藏等这些人口较少的省区。仅凭旅游业,就为贵州省的经济增长贡献不小,且还处于高速增长中,甘肃只有望尘莫及的份。

如上所言,贵州当前经济是要好于甘肃的,但贵州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就全国来说,贵州还是国内最落后省份之一,人均国民收入比甘肃高不到哪去。甘肃经济发展其实还是有机会的,作为国家全球战略“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甘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而甘肃本身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甘肃能否腾飞,就看能不能抓住这次破茧成蝶的机会了。我更希望,甘肃和贵州能携手并进,奋力崛起,经济水平不要总是在国内倒数第一第二位徘徊,给人一种不求上进的感觉。

9. 2024年黔东南旅游数据

贵州是一个山多的地方。海拔在1000米左右。名山也特别多,如雷公山等等的山,这里有句话,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多山的地方,风景也好,几乎每个市州都有旅游胜地。如黔东南州千户苗寨等。

黔南州的万峰林也很有特色,虽然都是在贵州这里的山也不尽相同。

10. 2024年贵州旅游业总收入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刷脸入园,享受智慧旅游便利;在西江千户苗寨,喝一席“高山流水”,感受苗寨的醉人与多情;在万峰林上纳灰村,租一辆自行车,徜徉于田园山水之间……

  游客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参观 罗星汉 摄

  山水风光浑然天成,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为贵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贵州旅游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贵州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战略支撑,在加快打造“双一流”目的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进程中,全省旅游业呈现持续井喷、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供需两旺,旅游复苏强劲

  2024年“端午”假期,返乡探亲、家庭出游、小团队自由行等多种出行需求叠加,使得贵州旅游市场持续向好。根据第三方抽样调查结果初步测算,假期三天贵州累计接待游客1544.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93亿元。

  其中,针对传统佳节,施秉、镇远、思南等地举办的龙舟赛,成为端午小长假里盛大的民间文化合唱。而青岩古镇、山里江南等多个景区打造的夜游项目,无不繁荣着贵州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

  镇远“端午节”龙舟竞渡 龙顺伟 摄

  旅游消费的有序释放,得益于供需两侧所下的功夫。

  专家指出,从需求侧持续强化消费激励和消费引导,把扩大旅游消费同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从供给侧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供给提质升级,则以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

  在贵州,通过充分把握旅游业“流量经济”“形象经济”“眼球经济”的特点,多年来深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常态化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推出旅游包机及专列奖励、景区门票半价等优惠政策,对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牵引作用;与此同时,“十三五”以来,我省累计推出588个新项目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

  文旅牵手,共建诗与远方

  6月28日晚,全新升级的“夜游黄果树”如约而至。在巨大的瀑布背景下,十余项光影互动和真人演艺将贵州原生态、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与山水联动、炫人耳目,为游客送入独具“黄果树风情”的贵州民族文化大餐。

  6月28日,游客在黄果树瀑布景区观赏黄果树瀑布夜景 陈熙 摄

  “以前觉得来黄果树就是看看大瀑布,现在能够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客马响对于此次夜游非常满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旅游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旅游业从一味地追求数量和规模逐渐向追求质量和品质转变。这其中,文化和旅游的一次又一次牵手,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文旅融合产品。

  作为红军长征时,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贵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国家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使命任务。今年以来,贵州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文化、科技、娱乐等产业融合,设计出具有体验性、趣味性的“旅游+研学”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在铜仁朱砂古镇,千年汞矿因为文旅开发而摆脱资源依赖华丽转身,古镇内扑面而来的矿山工业文化,成为无数中老年游客重返青春的旅游打卡地。在西江千户苗寨,古老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生活碰撞出一个奇妙而多姿的山地世界,让每位游客只要背上行囊,都能拥抱诗与远方。

  融合发展,彰显综合效益

  今年30岁的讲解员王小业是瑶山古寨景区的服务之星。7月1日,王小业在家门口接待了著名作家叶辛一行。

  “以前根本没想到会做这份工作,更没想到家乡会变成景区。”曾经在广东、江苏、浙江多地打工的王小业之所以能够在家门口工作,得益于荔波“文化+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

  美丽的罗甸大小井风光 陈慧 摄

  在荔波瑶山古寨景区,将传统村落提质扩容后变成景区,将瑶绣、陀螺、陶艺等传统技艺变成生产技能,将农户的老旧楼房改造成民宿客栈,将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变成旅游商品,以及组织群众表演队在景区演出,变农民为演员。通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这“五变”,让瑶山人吃上旅游饭,增收路更宽。

  从2014年到2024年,贵州接待游客从3.21亿人次增长到11.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895.98亿元提高到12318.86亿元。特别是2024年以来,文化旅游累计带动112.4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分享了文化旅游发展红利。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渗透力大、融合度高、拉动力强,不仅能与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通过“旅游+”或“+旅游”的模式进行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品和业态;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社会事业也有着互相交叉、嫁接和融合发展的基础。

  当下贵州正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此“四化”之中,“旅游产业化作为贵州比较优势最明显的‘一化’,能够为另外‘三化’提供广阔空间,有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念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旅微博
  • 本文地址:https://www.lvweibo.com:443/lvyougonglue/9118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