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都有什么景点,佳木斯的著名景点
12
2024-03-01
一,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大楼分西部、东部两期建成。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在清华园开学,这就是清华历史的开端。
1916年清华学堂大楼向东进行了扩建,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4560平方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的教学、行政等领导机构基本都设在清华学堂大楼里。
解放初期,学堂西部仍是校领导机关(校委会)所在地,东部的一部分曾用作中共清华党总支的办公室。五十年代以后,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迁入此楼,清华学堂大楼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
二,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清华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改建为清华学校,建立清华学校图书室;1919年3月图书室独立馆舍(现老馆东部)落成,更名为清华学校图书馆。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1949年,更名为清华大学图书馆;1991年9月,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的新馆落成,后被命名为“逸夫馆”。
三,清华大学大礼堂
位于清华大学中部,与二校门隔大草坪相望,由美国落成,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一起构成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大礼堂融合希腊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1921年建成时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体积12350立方米,坐席900多个,是当时中国大学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
四,清华大学科学馆
清华大学科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建于1917年4月至1919年9月,包工者公顺记,设计者墨菲建筑师。科学馆为三层建筑,总面积约3550平方米,红墙灰顶,黄铜大门,门额上镌有“科学”和“SCIENCE BVILDING”(英文古体拼写)。
五、清华大学美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必打卡之地。虽然北京有很多美术馆,但是清华大学的美术博物馆还是很值得一去。达芬奇、莫奈等很多大师的作品都来清华大学做过展览,三层、四层是固定的展览,一层一般是流动型的展览,一般有志愿者进行志愿讲解,也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每个展品的来源和历史。
六、近春园
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五园”之一,现属于清华园的一部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西面。近春园四面荷塘围绕,此处便是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
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水域面积1000平方米,东边有一条小河流出,注入荷花池荷塘月色景区。
荷塘南侧的古建本为工字厅的后厦,为”水木清华”的正廊,正额”水木清华”据历史记载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笔。”水木清华”出于晋朝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清华园的名字即来源于此,被称作清华园“园中之园”。
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水域面积1000平方米,东边有一条小河流出,注入荷花池荷塘月色景区。
水木清华的主体景观是工字厅后面的一个荷塘,荷塘之畔垂杨山水之中掩映着一幢秀雅的古建筑,常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
1、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2、荷塘夜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3、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4、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5、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6、二校门
二校门是第二个学校大门的简称,特指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二校门是为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此,常被人们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7、清华大学大礼堂
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与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合称“四大建筑”。大礼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
8、清华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由新馆和旧馆组成。旧馆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新馆又叫逸夫馆,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新馆与旧馆风格基本一致,浑然一体,又不失自身的时代感,新老图书馆一起成为校园中心区较大的建筑。
当然是“西门”,西门也成清华网红打卡点。
这个门也是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那个门,一个非常厚实的牌匾,上面写着“清华大学”四个字。西门不仅是清华大学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清华人勤奋求实品格的象征。清华的西门已经成为一个景点,很多人来北京旅游,如果没有时间看完整的清华大学,一定会来西门看看。
清华大学著名的景点
1、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2、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3、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4、二校门
二校门是第二个学校校大门的简称,特指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二校门是为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此,常被人们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5、荷塘夜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按照汉字“清华”来读Tsinghua即可。英美国家的人,都能听懂。
颐和园不在清华里。
颐和园是颐和园,皇家园林。
清华是清华,知名高等学府,跟颐和园没关系。
颐和园,北京的A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的历史是乾隆十五年,改建清漪园,随后清漪园被焚毁,光绪十四年重建,改叫颐和园。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清华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现在是中国及世界上著名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校园十大建筑,个个都是地标,不愧是建筑学名校
清华大学不仅是我国的顶尖名校,校园环境也是非常的漂亮,校内有很多特色建筑,有不少还获得了建筑大奖,接下来就详细了解下清华大学的这些特色建筑。
一、清华主楼
清华大学主楼于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二、清华二校门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三、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
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四、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位于工字厅北侧,常被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一带的景色设计别具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因其优雅的环境,水木清华常被清华学子选为读书学习和小憩之地。
五、大礼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与老图书馆、西体育馆和科学馆,并称”四大建筑”,是清华建校以来第一批大规模建筑。大礼堂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礼堂的建筑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风格,罗马风格的穹隆主体,开敞的大跨结构,汉白玉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整个建筑下方上圆,庄严雄伟,象征着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现在校内的会议、讲座及娱乐演出,仍经常在此进行。
六、清华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由新馆和老馆两部分组成,整个图书馆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进行,时间跨度长达75年。一期工程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设计,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二期工程始于30年代初,因学校发展需要,在有”南杨北梁(梁思成)”之称的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主持下,建成了今老馆之中部和西部。三期工程(新馆)开始于九十年代初,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关肇业院士设计,1991年9月建成。新馆既保持了同老馆风格上的一致,同时又在许多细节上有所创新,因而获得了1993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如果把清华园的建筑当成一首曲调优美、旋律高昂的乐曲,图书馆无疑是这首乐曲中最动听的音符之一。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无论旭日东升还是红轮西坠,每当你走进清华大学图书馆,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书香,映入眼帘的是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的身影。这里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是求知的天地,这里是通向彼岸的精神家园,这里是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七、工字厅
工字厅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中之主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工字厅原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工字厅门口匾额“清华园”三字为咸丰御笔。
作为一座有近400年历史的古建筑,工字厅见证了清华的百年历史。2005年,工字厅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现在的工字厅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
八、第六教学楼
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
第六教学楼位于清华大学主楼西北侧,为综合教学科研设施,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规模34045平方米,2003年竣工。
六教建筑布局结合校园规划与本区域北高南低的自然条件,结合教学模式和使用者的环境行为,将建筑分为相对独立的A、B、C(即中、小、大)三个教室区,各区围绕中心广场布置;将C区设计为1/4圆形,既与其使用功能相契合,同时也巧妙地保留了地段内五棵古松,营造出颇具校园文化气息的主题环境,该建筑风格质朴典雅,体现了校园建筑内在的文化特质。
六教曾荣获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十佳设计方案奖”及”公共建筑优秀设计方案奖”、2005年度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
九、综合体育馆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
综合体育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沿主楼中轴线上,与东大操场围合成一个体育中心区。综合体育馆是一座集体育比赛、训练、教学、会议、演出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比赛场地最大55m×35m。比赛大厅结构上采用110m跨度钢筋混凝土大拱,悬挂轻型屋面,体现体育建筑的力量美。两拱之间为采光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平时的训练及教学。该建筑荣获2003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建筑设计二等奖、2004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美术学院新教学楼位于主校区东区,中央主楼东南方向,建筑总面积62,000平方米,由美国帕金斯威尔公司设计。新教学楼主要包括教学区、实习区、科研图书区、教学管理区及公共空间等。
新教学楼按照交流与融合的理念,集行政、教学与工艺美术创作于一体,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特色。其建筑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工艺的特殊性,以及施工的难度和紧迫性为近年来清华基建工程所未遇。
工程建设的一大难点是工艺十分复杂,不但建筑空间异乎寻常,而且玻璃、陶瓷、金工、版画等28个专业系、所对应的工房,对消防、通风、动力、给排水等系统都提出了与众不同的需求。投入使用后,美院大楼前经常举办毕业生作品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各类雕塑展等艺术活动,将行政教学与艺术生活完美结合。
清华大学理学院楼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有6000多亩,不仅在北京的高校中是最大的,才全国高校中也是排在前列的,除了以上这十处建筑,清华大学还有端庄古朴的科学馆,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学生公寓——紫荆学生公寓,有西洋风韵和现代气息并存的理学院楼等等。总之在清华,每处建筑都很有特色,都能感受到这所顶尖学府的别样魅力。
清华大学有个湖叫清华池。
清华池创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百年风雨,也曾兴衰起伏。
历史
清华池始建于1905年,前身是个小澡堂,名叫“小仓浪澡堂”。后来,经一位姓于的山东回民改建扩大,创建了“清真清华池”。当时宁夏省主席、军阀马福祥看上这块地儿,给收购了过来重新整修扩大,建成两层楼房,使清华池成为规模大、式样阔绰、设备讲究的清真浴池。不过,如今的清华池是在原来的清华池浴池的基础上,与汇泉浴池和虎坊桥浴池合并而成。
说起来,当年京城大街小巷有不少浴池,能够像同仁堂、全聚德那样成一字号的,估摸着也就清华池一家。那么,清华池能有这么大的名声,靠的还是“一招鲜”的绝活——修脚。其实,修脚成为早年间公共浴池里的一种“享受”还有个变迁过程。最早,各路修脚人员都是摆摊干修,称为“旱窑”。后来发现洗过澡的人来修,脚部皮肤、趾甲膨胀变软,修治脚病容易多了,于是转移到浴池边设摊修脚。再以后,浴池老板将设摊的修脚人员请进浴池内,这就是修脚附属于浴池,称呼为“水窑”并形成浴池一个工种的由来。
清华大学非常有名的情人坡,在校园中算是一个标志性的景点。清华大学情人坡坐落与清华大学中部,是万泉河西岸的一处绿地。在西南方向与校图书馆相邻。配有草坪,树林,花坛,石亭等设施。本无名,由于仲夏夜常有情侣成双与此散心,姑得情人坡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