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国际机场过境签申请地点及费用-吉隆坡转机是否需要签证取决于航程类型和停留时间
22
2024-08-14
1.近期广西的天气都在15-27,8度这样子.街上穿短袖的都有.不过天气预报说过几天会转冷
不知道你问的是越南哪里的天气,现在给你提供越南主要旅游城市的天气情况:
首都河内:和广西南宁的气候差不多,近期在16-27,8度,南宁转冷的话河内也会跟着冷了
下龙湾:17-20度左右
顺化古城:17-26度左右
(会安)岘港:18-27度左右
春城大叻:12-22度,气候和昆明有点像,属于高原气候
牙庄(海):22-30度左右
美内(沙漠海):20-30度
经济中心胡志明市:22-33度
2.南航CZ6288.但是13号客已满.要么你转机要么就坐火车,楼上的有火车班次我就不另外找了.
3.越南没有直飞武汉的飞机,你的终点站应该是在胡志明市吧,从胡志明市有到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南宁的飞机,到南宁的飞机相对便宜些,在1900左右,不过是凌晨三点左右的班机.建议你先飞回河内,票价在750左右,然后坐快巴到南宁,再坐飞机回武汉.
友情提示:在桂林没有直达的飞机,快巴到越南,南宁有直达的快巴到越南河内,海防,下龙湾,到河内的快巴一天有5趟,还有南宁到河内的火车,一天一个班次,下午6:30的火车, 第二天早上7点到越南(越南时间是6点)
备好常用药,特别是治拉肚子的药.
在河内搭的士要小心宰客的,更好找有HANOI TAXI的来乘坐.
买东西都可以砍价的
换钱的话就在河内换,PHO HA TRUNG这条街.不过带美金出行的没问题.
美国HAARP气象武器将使地球面临毁灭危险
2008-08-06 10:14
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美军HAARP项目,能用高频电磁波束控制高层大气
美国HAARP项目最新成果,科研人员成功地在电离层的极光之中制造出了人造极光。
美军气象战计划暗藏凶险 秘密研究核辐射雨
如果不是2007年12月14日,西班牙《起义报》刊出长篇报道——《气象战:警惕美国的军事试验》,美国空军设在阿拉斯加半岛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HAARP)及其负责人伯纳德•伊斯特兰,也许仍然不为人知。人们更不会知道,他正在全力推进的气象战,存在使地球被毁灭的危险。
气象战的疯狂
1994年,由美国空军和海军资助、伊斯特兰主持的HAARP试验基地,落户阿拉斯加半岛的加科纳,占地33英亩。一夜之间,在阿拉斯加半岛一望无际的荒原上,180根直插云霄的天线突然树起,每根都有十几米高。这就是伊斯特兰一手推进的HAARP项目。项目的基建工程于2002年前后完成,2003年起正式展开各种实验。
伊斯特兰和美国军方对HAARP项目讳莫如深。起先,伊斯特兰公开辩解说,该项目是利用大功率高频波,使地球电离层变热,进而改变某些区域电离层的结构,最终实现对臭氧层的修补。但后来,他又改称是为了改善无线电联络,探索新的核潜艇通信方式。
然而,在伊斯特兰向五角大楼提交的秘密报告中,HAARP的军事用途却是:除了可以为美军潜艇提供先进、便捷的通信系统外,还可侦察敌人的地下核试验情况、追踪超低空飞行的巡航 *** 及敌方战机,甚至还可利用高频波摧毁敌人的通信系统……伊斯特兰特意强调:“它能改变特定区域的气象,使敌人面临极其恶劣的气象条件,甚至可以使敌人无法采取任何反击行动!”
2005年,伊斯特兰亲率HAARP项目的科学家,在五角大楼内为将军们进行了一次模拟演习。时间设定在2030年,地点为南美X国。该国拥有数百架各型号战机,其中包括数十架俄罗斯和中国研制的更先进战机。X国准备对美国的战略目标下手,美军决定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随后,五角大楼一声令下,无人驾驶的空中飞行器在X国上空制造出漫天乌云。紧接着,该国军事基地上空下起了暴雨。与此同时,美军利用激光制造闪电,致使敌方战机根本无法起飞。就在X国军方望天兴叹之时,一架架美军轰炸机接连起飞……
演习结束后,伊斯特兰和7名军官,向五角大楼提交了一份题为《让气候成为一种力量倍加器——2025年掌握气候》的研究报告。伊斯特兰在报告中指出:“气象战技术将在今后30年里逐渐成熟。它将使美军拥有改变气候的能力……届时,美军将能通过实施人工降雨,使敌军阵地洪水肆虐;制造干旱,使敌人淡水匮乏;制造飓风,使敌国城市变成废墟;利用激光制造闪电,以击落空中的敌机或使其无法起飞;利用微波把热量传到大气中,干扰敌军的通信及雷达系统……”
看着这份报告,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给伊斯特兰起了个绰号:“气象战教父”。
美国HAARP项目工作原理图
痴迷“呼风唤雨”
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伊斯特兰,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科学天赋”。1956年,他考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物理学。7年后,这个来自“牛仔之乡”的小伙子,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并随即被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聘为“Q机器项目”主管。尽管没有任何工作经验,4名助手也都是在校研究生,伊斯特兰还是让人惊叹地只用了3年时间,就捣鼓出一项碱土金属的提纯新技术。
消息不胫而走。不久,伊斯特兰被美国核能委员会“挖”走,出任可控热核研究项目主任,负责四个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协调工作。又过了一段时间,美国FUSION系统公司开出更高的价码,将他邀至麾下,命其出任公司首席技术官。上任不久,伊斯特兰便因发明紫外线灯而名闻全球……
慢慢地,五角大楼注意上了伊斯特兰,特别是他那个“不起眼”的发明专利——地球大气层新式测量法。由于内容过于艰深,这项技术发明后鲜有人问津,就连伊斯特兰自己也没太在意。可有一天,五角大楼突然给他打来 *** :“我们听说你发明了测量地球大气层的新 *** ,来跟我们一起工作吧,这项专利的更大用途只能是气象战。”于是,伊斯特兰征得他的雇主——“大西洋里克菲尔德公司”的同意,到五角大楼做起了 *** 科学家,开始参与一个极度机密的计划——气象战计划。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大西洋里克菲尔德公司’任首席顾问,整天琢磨的只是如何有效开发阿拉斯加的天然气。那时候,我对气象战一无所知,更不清楚我的专利与气象战有什么联系。”谈起与气象战结缘的经历,伊斯特兰说,“通过五角大楼军官们的讲解,我才意识到,气象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伊斯特兰初进五角大楼之时,没有人敢向他透露美军的整个气象战计划,但他还是了解到,美军早就有了“呼风唤雨”的方案:上世纪60年代,美国在佛罗里达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专门研发气象武器,并在越南战争中投入使用。1977年,美军又为气象战的专项研究投入了280万美元。次年,联合国通过了禁止一切涉及环境与气候试验的法案,美国 *** 被迫于1979年中止了所有相关试验。
但伊斯特兰知道,实际上,20年来,美国从未停止对气象战的研究。
1994年6月,伊斯特兰供职的“大西洋里克菲尔德公司”,将公司所有的专利技术及合同,转卖给了一家名为“E-系统”的神秘公司。
没有人清楚“E-系统”的真正背景,人们只知道,这家公司专门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做生意,年合同额高达18亿美元。
“E-系统”立即对伊斯特兰委以重任,让他全面主持“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HAARP)计划。这个打着“和平研究”旗号的计划,实际上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危险、最疯狂的武器研发计划之一,而且得到了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大力资助。
“末日武器”的挑衅
虽然五角大楼采取了种种措施,严防伊斯特兰的计划被泄漏出去,但最终还是被一位美国参议员的儿子挖到了真相。他在震惊之余,决定将其曝光。
军事观察家指出,如果HAARP用于军事,将对人类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并将导致新一轮的全球军备竞赛。它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对地球的物理状态、地质和生物造成无法弥补和难以修复的破坏,最终导致地球的毁灭。
对此,伊斯特兰一再辩解说,“HAARP没有任何军事意图”,反倒是俄罗斯一直在研制气象武器。比如,1987年11月,苏联启动“水星”计划,试图通过核爆炸引发地震。1992年,俄罗斯将“水星”计划更名为“火山”计划,重启对战略性地震武器系统的研究。
事实上,由于气象条件对战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二战以来,西方军事强国一直在进行“人工影响气象”的研究。
据透露,英国在其西海岸部署了一系列电极设备,通过向大气层输入电能,产生一个密度可变的静电屏蔽层。通过调节屏蔽层的密度,就可控制半径5000公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
德国在气象战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早。二战期间,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曾在意大利实施“人工降雾”,以防盟国的袭击。战后,德国在“人工控制气象”研究上进展迅速。尽管这些研究成果名为“民用”,但实际上,只要有需要,德国军方可随时将其转为军用。
专家指出,截至目前,人类对影响、改变天气的技术的研究,还很有限。贸然启用气象武器,不仅打击不了敌人,反倒可能带来一场全球性灾难。比如,人造酸雨、人造臭氧洞等,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远远无法控制的灾难性后果。
但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联合国在1977年就通过了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的法案,但一些国家的气象武器研究从未停止,各方在禁止气象武器的研究及使用方面的努力,仍毫无进展。
HAARP系统对人和武器系统等都具有强大杀伤力。
小资料:历史上的气象战
人类把气象作为武器进行研究和运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军方为了保护重要工业基地和军事设施,采纳气象专家的建议,在意大利伏尔特河岸地区播洒大量造雾剂,制造出漫天浓雾,使英法盟军的战机无法靠近这一地区。还是在这里,1943年,美军利用人工造雾的 *** ,制造了一条长5公里、高1.6公里的雾层。浓雾为美军的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掩护,使美军得以顺利渡河作战。
1966年,美国“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开发的气象武器,开始用于越战。其行动代号为“波普艾计划”。美军共出动2.6万架次飞机,在越南上空投放了474万枚降雨催化弹,向云层里倾泻成吨的碘化银,实施大规模人工降雨,人为地延长雨季,造成越南部分地区洪水泛滥,使大量桥梁、水坝、道路及村庄被冲毁。最重要的是,洪水使北越军队的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北越军队的作战行动。据统计,美军人工降雨给越南造成的损失,远比整个越战期间飞机轰炸所造成的损失大。
1970年,美苏两国在古巴展开了“干旱之战”。当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某地实施人工增雨,会造成周围地区雨量的减少。美军利用这个发现,研制出了“干旱武器”——美军在古巴周边国家实施人工降雨,使这些国家发生洪灾;而临近的古巴却出现了反常的持续干旱。后来,苏联多次派遣专家到古巴进行人工降雨,才帮助古巴克服了干旱。
越南人从来都不看天气预报的,因为一年中每天温度稳定在28-33左右。热了人就比较没胃口,也不需要存储脂肪。吃太多油炸食品会很腻,所以饭菜都很清淡,凉爽。像你们大夏天的有几个会吃麻辣火锅呢。当然我们也会吃火锅,但都是清汤或酸辣味的,很开胃。越南是热带国家。蔬菜水果多得很,又便宜又好吃。还有很多野菜,更是绿色食品了。假如吧,一碗粉全都是粉和肉,天气又那么热,吃两三口就满头大汗了,一定会腻,所以这里的吃的都离不开蔬菜。蔬菜脆脆的,凉爽,解腻,而且有很多种香菜,更提味。我知道很多中国人不习惯香菜味,但相信我,汤粉配香菜,好吃极了。
你是要这几天去吗?建议先查天气预报。越南有些城市气温比较神奇的。
越南位于热带,就算冬天,气温基本都能维持在23-30,带薄长袖就可以,个人喜欢穿短袖,然后套一件外套;如果你去大叻,因为海拔比较高,相对低10度,长衫长裤必定要带,而且当地商业不发达,建议不要想着去当地买,胡志明市还算可以,有个商场。
胡志明市天气预报
02月11日 (今天)
多云23~33℃
西北风 2级
02月12日 (周一)
多云22~33℃
西北偏北风 2级
02月13日 (周二)
晴22~33℃
东南风 2级
《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段神话故事:姜子牙施展法术,使几天内天气发生几度变化:三伏天里,先是下起鹅毛般的大雪,冻死了商朝军队的大批人马;接着又变为炎炎烈日,那融化了的冰雪,又把商军营地变成一片 *** ;随后又是一场暴风雨,商军全部覆灭,这就是著名的“冰冻岐山”战役。
“冰冻岐山”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是历史上却记载着一些真实的事:利用气象条件夺取战役的胜利。
1794年深秋,法国拿破仑的军队向荷兰发动猛烈进攻。荷兰军队面对千军万马的强敌,没有力量进行自卫还击。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为了一时应急,打开了运河水闸,企图用滚滚的洪水去阻挡拿破仑的攻势,迫使敌军后退。
荷兰人的这一应变之策,果然见效了。拿破仑眼看着那汹涌而来的滔滔洪水,一筹莫展,只得命令军队全部撤退。正当撤军的时候,法军统帅、拿破仑的老师夏尔·皮格柳突然下令停止撤军。士兵们纷纷议论:“这究竟是为什么?”原来,学识渊博的夏尔·皮格柳发现,当地的一些蜘蛛正在大量牵丝张网。这预兆着干冷天气即将来临,因为蜘蛛对外界空气湿度变化十分敏感。果然如此,欧洲大陆受到寒潮袭击,强冷空气横扫欧洲大陆,那滚滚的洪水一夜之间就结冰封冻了。法军踏着冰雪,蜂拥冲过了瓦尔河,攻克并占据了荷兰腹地的交通要塞——乌德勒支城,顺利地完成了作战计划。事后他说:要不是“活的气象仪”——蜘蛛给我下了这一正确的“出击令”,我们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攻克敌方要地。
可是,在决定拿破仑一生命运的两次战争——莫斯科战役和滑铁卢战役中,恶劣的天气——严寒的暴雨,也使这个不可一世的军事家一败涂地,遗恨终身。
1812年6月,拿破仑率领联军60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涅曼河向俄国发动猛烈进攻。开始时,联军攻堡夺塞,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俄国大片土地。可是,拿破仑忽略了俄国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逐渐暴露出军事上的破绽:在荒凉的大草原上,盛夏酷暑和雷雨的袭击,士兵们中暑生病,纷纷死去。俄军采取了“回避决战”和“坚壁清野”的战略,使拿破仑欲战不成,欲罢不能,进退维谷,左右为难。10月底,严冬将临,拿破仑下令撤退。就在这个时候,北方寒潮频频南下,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下。寒风肆虐,大雪纷飞,由于大军深入腹地已久,粮草供应不上,又无房屋可蔽身,饥寒交迫,士兵厌战,加上行军又常迷路,伤员、战马冻死,尸横遍野。俄军乘机截杀进击,联军溃不成军,仅剩下“两万个饿坏冻伤的幽灵。”
1815年6月17日,拿破仑军同英国将军威灵顿率领的同盟国联军在比利时滑铁卢遭遇,揭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拿破仑原计划第二天早晨发起攻击,中午结束战斗。可是,天气在“捣蛋”,夜间,风狂雷鸣,暴雨倾盆,遍地水洼,泥浆满地,“辎重车的轮子淹没了一半,马肚带上也滴着泥浆”。早晨雨势已减,依然是细雨不停。拿破仑不得不把总攻时间延迟到上午11时30分。双方军队在交战中,人喊马叫,杀声震天,由于法军居下,联军占小山高处,法军步兵前进困难,炮车陷入烂泥里,威力难以施展。由于进攻时间推迟了5个多小时,原来联军正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威灵顿的普鲁士援军赶到战场,使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法军溃败。
1916年5月,德国人在法国香槟地区利用稳定的东北风进行毒气攻击,毒气从施放地点顺风扩散了25千米,使法国人遭到了很大的损失。4天以后,德军又进行了一次毒气攻击,由于风向突变,自己反而吃了亏。
1940年,英、法和比利时三国33万军队被德军围困,英国巧妙地利用多佛尔海峡两天的浓雾,动员国内一切船只,从敦刻尔克全部安然撤到英国。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战,企图在冬季前攻陷莫斯科。这一年天冷得早,由于德军没有准备冬衣和厚靴袜等,士兵严重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威力。而红军利用了冬季有利条件,对德寇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
1941年12月8日, *** 海军偷袭珍珠港。 *** 气象人员预报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北太平洋上天气晴好。于是 *** 军舰从 *** 到夏威夷群岛要向东航行12天,选择了冬季中风大浪急的北航线,以免美军侦察机发现,估计美机不会到那里巡逻。 *** 舰队从11月26日启航,途中遇到好天气,加快了航程。12月8日,突击舰队到达珍珠港以北200海里处。突然, *** 的350架飞机分两批出击,在2小时内投下 *** 、鱼雷600多枚,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巨大的损失。
1943年,美国在意大利的伏尔特河岸制造了5千米长、1600米高的雾层,掩护部队顺利渡河;德国也曾用人造雾掩护过整个工业地区,以防空袭。
1968年冬天,美国的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采用人工除雾的 *** ,清扫了空中走廊,使185架飞机安全起落。
20世纪70年代,人工降雨还用于军事,制造特大暴雨形成山洪爆发,用来冲毁敌方的桥梁、堤坝、公路、铁路和营房。例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就曾用人工降雨的办法来破坏“胡志明运输小道”的。在撒播催化剂时增添某种化学药剂,使降落的雨水呈酸性,以杀伤和腐蚀敌方的士兵和武器。
近年来,把气象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想更多了。例如,在云中施放小火箭,触发局部区域闪电放电,能有效地抑制闪电,从而造成一条无电通道,或电场很弱的空中通道;使用单分子薄膜材料,可以减少局部地区大气的相互作用,抑制台风的发展,甚至改变台风的运动方向,给敌方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