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长城(紫荆关长城简介)

小博 2025-02-13 6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紫荆关长城”的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1.长城的八大关是叫什么
2.长城有哪些关,分别是什么关
3.紫荆关在哪?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4.长城\”八大雄关\”有什么?

长城的八大关是叫什么

长城八大关自东向西依次是山海关、紫荆关、居庸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

一、山海关

号称天下第一关,位于河北省和辽宁省的交界处,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之上。它北临燕山支脉的角山,南靠苍茫无垠的渤海,山清水秀,山海相依。明朗之日,登高远眺,雄奇秀丽的山色海景蔚为壮观。山海关由此而得名。

二、紫荆关

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天下九塞之第四塞。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

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

三、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四、娘子关

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故得今名。

五、雁门关

位于山西代县北郊的一条峡谷内。因关的两侧山峰陡峭,直刺云天,大雁到此无法飞过,只好飞下峡谷从关前穿过。故此而得名。

六、偏头关

位于山西偏关县境内。因偏头县地势不平,东头高,西头低,县又偏斜,故称偏头关。

七、嘉峪关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

八、玉门关

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玉门关地处西北干燥之地,所以唐代诗人王之涣才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说。

百度百科-偏头关

百度百科-玉门关

百度百科-嘉峪关

百度百科-雁门关

百度百科-娘子关

百度百科-居庸关

百度百科-紫荆关

百度百科-山海关

长城有哪些关,分别是什么关

秦汉称上谷关,北魏称子庄关,隋唐称白壁关。

后来改称为“浦阴陉”,被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初时还叫过“金坡关”,由宋朝中叶始改称今名。相传当时关城内外遍布紫荆树,盛夏荆花绽开,香飘万里,故“荆关紫气”被古人定为易州十大胜景之一。

紫荆关在秦汉时仅是一座土石混筑的小城,后来历代虽有修建,但基本是沿袭旧制没有多少展拓。明灭元后,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批准了著名将领华云龙的建议,在对旧城进行改筑的同时,建紫荆关新城一座。新、旧两城墙体皆为花岗岩条石砌筑,用青砖封顶并砌筑垛口。洪武之后,经永乐、正**、景泰、弘治、嘉靖、万历,直到最后一代崇祯,都在不断地修筑紫荆关。到明王朝灭亡前夕,紫荆关才建成了今天的规模,成为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紫荆关在哪?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长城上有八大关,分别是: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八大雄关\”有什么?

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

金元以来皆名紫荆关。明初进行大规模改筑和新建,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与二关号称内三关。

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都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数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

1.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位于河北省和辽宁省的交界处,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之上。它北临燕山支脉的角山,南靠苍茫无垠的渤海,山清水秀,山海相依。明朗之日,登高远眺,雄奇秀丽的山色海景蔚为壮观。山海关由此而得名。

2.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紫荆岭上。因此关周围漫山遍野长满了紫荆树而得名。

3.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明朝洪武元年修建,与紫荆关、倒马关合称“内三关”。建成后,被命名为居庸关。

4.娘子关——原名苇泽关,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人称万里长城第九关。关城坐落在悬崖之上,居高临下,桃河水由西南折向东北,环绕关城奔腾而过。这里山险沟深,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5.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县北郊的一条峡谷内。因关的两侧山峰陡峭,直刺云天,大雁到此无法飞过,只好飞下峡谷从关前穿过。故此而得名。

6.偏头关——位于山西偏关县境内。因偏头县地势不平,东头高,西头低,县又偏斜,故称偏头关。

7.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8.玉门关——是万里长城的最后一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之西。古时,新疆和田出产玉石,玉石运往内地,必须经过此关,故称玉门关。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紫荆关长城的信息,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旅微博
  • 本文地址:https://www.lvweibo.com:443/lvyougonglue/4081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