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孚郡王府景点介绍+旅游攻略

小博 2024-09-01 13

北京孚郡王府景点介绍+旅游攻略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孚王府,旧称怡亲王府,俗称”九爷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创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是清代王府的典型建筑,也是北京现存较完整的少数王府之一。

  孚王府规模宏大,分为三条轴线、四个部分——中轴线为礼仪空间,西轴线为宅舍居住空间,东轴线为轩馆休闲空间 。王府总占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南北中轴线将近300米。王府坐北朝南,建筑布局是一主两辅三路式,三路空间各有一条中轴线,形成对称格局。整个王府的建筑严谨规整,中轴尊贵,空间序列主次分明,排布有致。其中,最具等级色彩的主路建筑按《大清会典》所载规制由正门、正殿、后殿、后寝以及后罩楼这五重建筑组成,院落叠进,功能明晰。

  1979年,孚王府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孚王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孚王府历史沿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孚王府始建,是雍正皇帝为感谢十三弟胤祥的拥护之恩,在如今的王府井新东安商场东侧营所建,命名为怡亲王府。同年,怡亲王胤祥病重将死,雍正为胤祥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将怡亲王府改建为贤良寺,以示纪念。胤祥的儿子弘晓继承王位做了第二任怡亲王,雍正为弘晓在朝阳门内大街另建了一座规模颇大的新王府,即孚王府的前身。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死去,慈禧太后击败了妨碍她掌权的“顾命八大臣”,强令位居八大臣之首的第六任怡亲王、胤祥裔孙载垣自缢,并剥夺了其王位和王府。

  清同治三年(1864年),改赐孚郡王奕譓,称孚王府,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故俗称“九爷府”。

  在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的《北京地图》中,该王府位置不变,但王府名称改为了伒贝子府,即为溥伒的府第。但该王府西侧一路小跨院仍属于载垣之子溥斌,他在庚子(1900年)之后还住在此地。

  民国十七年(1928年),溥伒把孚王府出售给张作霖手下的高官杨宇霆,杨宇霆被张学良杀死后,王府又成为北平女子大学文理学院校址。

  民国十九年(1930年),当时国立北平大学文理学院租借孚王府址来办学,改称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

  日伪时期,孚王府是日本人的“偕行社”。

  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北平市地图标注,当时孚王府又被国民党励志社北平分社占用。

  1999年,孚王府最西侧一路被建成朝内大街201号院三层住宅区,为社科院宿舍。东侧三路院落中的中路现由多家单位使用,两侧的两路院落主要为居住功能。

孚王府历史文化

孚王府历史典故

  孚王府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怡亲王胤祥病死后,雍正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原在王府井的怡亲王府改建为贤良寺,以示纪念。另赐其子、第二任怡亲王弘晓另建了这座新王府。咸丰皇帝死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击败了“顾命八大臣”,强令位居八大臣之首的第六代怡亲王载垣自缢,并剥夺了他的王位和王府。三年后,此府被赐于咸丰的弟弟、当时的孚郡王、后来的孚亲王奕譓。因奕譓是道光帝的第九子,故此府又俗称“九爷府”。

孚王府活动建设

  2016年4月28日,北京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副主任陈乐人参加北京市政协“孚王府文物保护”社区调研议事活动。

  2016年09月,朝阳门街道胡同文化馆·社区青年汇组织地区40余名学生,邀请胡同文化馆志愿者朝内头条社区文化之旅项目组的成员带领大家参观孚王府。

  2016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团委发起格致下午茶特别活动,组织该所同仁、在读研究生三十余人回访了位于朝阳门内大街137号孚王府内的该所旧址。

孚王府建筑特色

  清代北京王府规制主要规定中路院落的建筑要求,经历一个逐渐细化定型的过程,从顺治九年(1652年)和光绪年间的两个主要时间节点的王府规制可见其主要变化。孚王府和亲王府的主要建筑在规制、历史图和现状中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第一,中路第一进院的配楼高度和开间都达不到规制要求。规制中都是两层配楼九开间,但历史地图中的孚王府仅仅是一层配殿七开间,而现状则是二层配楼七开间,可见乾隆京城全图之后这两座配殿进行过改建增高。第二,孚王府的后寝殿展示了后寝殿规制的变化过渡过程,顺治九年的规制规定后寝殿为两重五开间,光绪年间的规制则规定后寝殿为一重七开间,而孚王府的后寝殿则是七开间,但却在殿前加了五开间抱厦。因此可见,在后寝殿经历了两重变一重的合并与开间五进七变大的过程中,孚王府是过渡性的代表。第三,历史地图中的后罩房七开间,不满足规制的要求,但已改为两层的后罩楼,具体改建年代不详。

  因此,孚王府在最早按照亲王府建造时,在翼楼、后罩楼层高方面都低于规制,但后期都改建为二层,达到规制高度要求。但翼楼的开间没有增加。顺治与光绪年间的亲王府规制中,后寝殿从两重向一重、五开间向七开间进行了演变,孚王府是这一过渡的典型代表。

孚王府主要景点

孚王府正门

  正门在王府主路建筑中居于最南。形制上为屋宇式,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皇宫为黄色琉璃瓦)。大门建于砖石台基上,为五间一启。朱红色门板上镶金色门钉,九行七列(皇宫为九行九列)共六十三个。门前两侧各有约3.6米高的石狮子一座。这些都显示了府主的爵位(亲王)等级。作为王府重要的礼仪建筑,大门通常只有府主出入或重大活动时才开启,家仆杂役皆走角门或后门。

孚王府正殿

  进入正门迎面的建筑就是王府正殿,又称银銮殿(对应皇宫的金銮殿),是王爷召见大臣和举办庆典等大型活动的场所。“正殿是王府建筑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象征着府主的地位与身份。根据规制,孚王府正殿面阔七间,坐落在台基之上。同样歇山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正脊立吻兽及七个蹲兽。殿内绘有和玺彩画(王府彩画)。

孚王府后殿

  后殿位于正殿后面,也称神殿,是供奉祖宗神灵和举行萨满教祭神仪式的地方,也是举行婚庆典礼的场所。王府规制规定亲王府“后殿广五间”,规模比正殿略小。但有的王府会把后殿改建为寝门,即二宫门,以此将主路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用于举行庆典仪礼、面晤重客,后作为居寝之用。孚王府的寝门建筑同样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宫廷建筑思想,寝门有五间,带有前后廊。

孚王府后寝

  后寝位于后殿之后,为府主及其眷属的生活起居之所。但多数王府会把后寝殿用以供奉祖宗牌位,府主及家人居于辅路建筑中。按照规制,孚王府的寝殿有五间,歇山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拱,殿前出月台。

孚王府后罩楼

  “主路最北面也是最后一座建筑,具有维护整个王府建筑的作用,‘后罩’之名由此得来”。后罩楼在功能上属于祭祀建筑,用来供奉新任皇帝所赐的先帝遗物,所以也叫“遗念楼”。根据规制,“孚王府后罩楼面阔七间,硬山屋顶覆盖灰筒瓦,正脊和垂脊上设有吻兽和五个蹲兽”。

孚王府地理环境

孚王府位置境域

  孚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

  孚王府

孚王府气候特点

  孚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海拔30~50米,气候温和,降水适中,日照充足。由于气候受蒙古高压控制,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626毫米,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负4.6摄氏度,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5.8摄氏度。

孚郡王府其他介绍

  孚郡王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因其排行第九,俗称九爷府。奕譓死后,过继载澍为嗣,袭贝勒,因而此府也称澍贝勒府。街门原在朝内北小街。今之临街大门是民国年间所辟。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孚郡王府

  孚王府,也叫孚郡王府,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该府是世袭递降郡王府,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路北。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与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读hui四声)道光三十年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因其排行第九,俗称九爷府。奕譓(读hui四声)死后,过继载澍为嗣,袭贝勒,因而此府也称澍贝勒府。

  宁郡王府位于东单北大街北极阁三条北面,它的第一位主人名为弘皎,是雍正年间怡亲王允祥的第四子。雍正七年允祥逝世后,雍正多次亲临王府举哀,谥为“贤”。怡亲王世袭罔替,雍正又命怡亲王另指一子封为郡王,世代递降袭封,此王即为弘皎。雍正八年封为宁郡王,雍正待怡亲王恩遇之隆,为有清一代所罕见。但在乾隆四年,宁郡王弘皎牵涉到理亲王弘皙所密谋的未遂政变中。弘皙系康熙朝废太子之子,与庄亲王允禄等结党营私,欲取乾隆而代之。后弘皙永远被高墙圈禁,宁郡王弘皎本应革退王爵,但因此爵为雍正特旨,所以从宽保留王号。同治初年,宁郡王弘皎的四世孙载敦袭和硕怡亲王爵位,宁郡王府也随之改为和硕怡亲王府了。

  府邸占地自朝阳门内大街向北直至东四三条路南,街门原在朝内北小街。今之临街大门是民国年间所辟。院中建筑布局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前列丹墀,护以石栏,殿前左右各有配楼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最后是后罩楼七间。后罩楼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庭院。正院西侧有几个四合院是王府眷属的居住区。东路院原属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的住所。解放前曾为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校舍。现为几家国有事业单位和几百户居民占用。

  中路是主要建筑:面阔5间的正门,门前左右雄据石狮;面阔7间的正殿,前出丹墀,护以白石拦;左、右各有配楼,面阔皆7间;后殿面阔5间,有东、西配房;面阔7间的后寝,东、西均有配房;最后为面阔7间的后罩楼。正门、殿、寝均覆以绿琉璃瓦,脊镶吻兽。西路为几个四合院的组合,为居住区,原建筑大多保存,但塞建了许多建筑。东璐原为府中人役居住场所及府库厨厩处,原貌已全失。后罩楼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小庭院,树木成荫,环境安静,弥补了没有花园的不足,其东院厅堂回廊的布置更为得体。

  孚郡王府布局严谨规整,是清代王府的典型建筑,也是北京现存较完整的少数王府之一。

  《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中长期(2008-2015)规划》已由市文物局上报有关部门审批。按照计划,京城著名的恭王府、孚王府和宁郡王府将在2015年前完成腾退和修缮,逐步对公众开放。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旅微博
  • 本文地址:https://www.lvweibo.com:443/lvyougonglue/31595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