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点介绍+游玩攻略

小博 2024-09-07 24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点介绍+游玩攻略

北京市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海坨山南麓,地处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中,总面积4671公顷,距北京市区90公里,距延庆县城25公里。西、北分别与河北省怀来县和赤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延庆县张山营镇佛峪口、水峪等村相邻。保护区内保存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以及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由于森林覆盖率高,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类也相当丰富。作为北京市西北方向保存最完好的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抵御风沙及空气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

  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并于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从而成为北京市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7—1989年,北京市林业局曾组织北京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等对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专题考察。

  1990—1991年,北京自然博物馆胡柏林研究员对保护区苔藓资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现已查明苔藓群落种类隶属28科62属115种。

  2001年,松山保护区编制了《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01-2006年,保护区一期已新建标本陈列馆,教学实验楼,防火瞭望塔,并改造加设餐厅、商店、道路等。这些建设对于加强管理,开展宣教教育,保护和发展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

  2004—2005年,北京市林业保护站进行了保护区昆虫和大型菌类资源调查。

  2006年后,保护区明显加快了建设步伐,多方争取资金,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组织环境保护和防火工程论证等对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完成了电线线路改造、标本馆翻修、小型会议室建设、周边宾馆赎买、保护区确界立碑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7年,开展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包括一类样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等,建立了21块固定监测样地,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进行长期定位监测。

  2008年,保护区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生物多样性保护仍是保护区的首要工作目标。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延庆区境内,距市区90公里,距延庆县城2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44″-115°50′22″,北纬40°29′9″-40°33′35″。西、北分别与河北省怀来县和赤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延庆县张山营镇佛峪口、水峪等村相邻。在保护区腹地,镶嵌有一行政村,即延庆县张山营镇大庄科村。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他介绍

  景区概况: 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并于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从而成为北京市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松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延庆县海坨山南麓,地处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中,总面积4671公顷,距北京市区仅9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44″-115°50′22″,北纬40°29′9″-40°33′35″。作为北京市西北方向保存最完好的生态系统,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不仅使松山自然保护区在水源涵养,抵御风沙及空气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北京市民和广大外来游客接触自然的一处天然圣地。 松山自然保护区内群山叠翠,古松千姿百态,山涧溪水淙淙,谷中山石嶙峋,生物多样性丰富。保存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大片珍贵天然油松林,以及保存良好的核桃楸、椴树、白蜡、榆树、桦树等树种构成的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由于森林覆盖率高,这里野生动物的种类也相当丰富,据统计,松山记录到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713种,野生脊椎动物216种。 松山保护区的建立,为研究华北地区生物演替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场所,作为首都自然保护工作的一个窗口,她在石质山区物种的保护、现有植被改善以及结构调整等内容的科学研究、参观考察、自然科学教育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发挥有积极作用。

  地理位置: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延庆县境内,距市区90公里,距延庆县城2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44″-115°50′22″,北纬40°29′9″-40°33′35″。西、北分别与河北省怀来县和赤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延庆县张山营镇佛峪口、水峪等村相邻。在保护区腹地,镶嵌有一行政村,即延庆县张山营镇大庄科村。

  功能区划: 功能分区是自然保护地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有效和必要工具。分区能将不同保护级别和利用程度的场地划分开来,使保护地内某些区域得到完全的保护,而另一些区域则适当开放,为公众提供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 松山自然保护区共分为五个区域,分属三种类型,包括两个核心保护区、两个缓冲条带和一个实验区域。核心区: 松山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是天然油松林、落叶阔叶次生林及其蕴含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因此,核心区分两部分,其中北部核心区面积为1365.1公顷,西南部核心区面积453.9公顷,共计181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4%。 核心区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保存着完好的天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区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如确因科研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时,必须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处提交申请和活动 缓冲区: 缓冲区分两部分,即北部核心区折缓冲区和西南部核心区的缓冲区。其中北部缓冲区面积为786.5公顷,西南部缓冲区面积为476.58公顷。两处缓冲区面积共126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1%。 缓冲区是核心区与实验区的过渡地段,作为核心区的缓冲地带,可从事多种科学研究的观测、调查等到工作,但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森林采伐,一般不允许开展森林旅游活动。 实验区: 考虑到生态旅游和当地居民生活要求,松山保护区还设有实验区域。这是除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其他地带,包括东部的塘子沟(即现在旅游的主景区),以及保护区入口到大庄科村的沿线区域。这些区域长期以来的人为活动较多,现有植被相对较差,建有农舍和农田,因此基本无主要保护对象分布。该区面积157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68%。 实验区是保护区内人为活动相对比较频繁的区域,区内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野生动植驯养繁殖及其它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旅微博
  • 本文地址:https://www.lvweibo.com:443/jingdian/33384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