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爱春蓝色梯田好玩吗?
6
2024-07-08
北京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是约公元前1045年西周燕国的初都所在地,也是北京地区西周考古中发现的一处集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为北京城的发源地。琉璃河遗址的发现,将北京的建城史上溯至3000多年前。
20世纪40年代,琉璃河遗址被发现。琉璃河遗址经过发掘发现了城址,还发掘出了燕国贵族墓葬区,并出土了一批带有燕侯铭文的青铜器,对研究燕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1988年1月13日,琉璃河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10月29日开幕,北京市文物局发布6项重要考古成果,包括琉璃河遗址。
约公元前1045年,西周燕国初都建于琉璃河遗址地区。
20世纪40年代,琉璃河遗址被吴良才发现。
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对琉璃河遗址进行登记。
196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对琉璃河遗址进一步调查并试掘,发现灰坑和西周陶片。
1963年,黄土坡村村民施友在琉璃河遗址挖菜窖时,发现两件青铜礼器,铜鼎和铜爵。
197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及北京市的文物工作者对琉璃河遗址开始发掘,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陶器及建筑物上的板瓦。
1973年—1977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房山区文教局共同组成琉璃河考古队,对琉璃河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61座墓葬,5座车马坑,还对城墙进行了解剖。
1981年—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组成琉璃河考古队,对琉璃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214座墓葬,21座车马坑,解剖了两处城址。其中1193号大墓出土了“克盉”、“克罍”和西周初年的漆器。
1995年—200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联合对琉璃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的重点在城址,同时清理了22座西周墓葬。
2021年10月至12月,由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8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考古工作中,发掘西周早期墓葬5座、房址3座、疑似城外环壕1条,共出土铜器、漆器、陶器、海贝、象牙器、丝织品标本等各类文物100余件。
2021年12月,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再度出土刻有铭文的铜簋。这具铜簋出自西周早期墓葬,纹饰与40多年前出土的圉簋纹饰相同。据推断,这两件簋的盖、身在下葬时应该是搞混了,一错3000年。时隔40余年,两器才得以重聚首。铜簋的出土无疑是此次发掘中最大的亮点,进一步证实了西周的名、字制度。
2021年12月19日北京市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2021年最新发掘的一座西周墓葬中出土了青铜卣。据介绍,青铜卣上的铭文出现“太保”“墉燕”“燕侯宫”等内容。有关专家认为,铭文中的“墉”字,是筑城之意,证实周王重臣召公亲自来过琉璃河遗址,并在此筑都。这篇铭文以文字资料实证了三千余年的北京建城史,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上具有独特价值。
遗址的兴废
约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后,即封召公于北燕,建立诸侯国燕,其所在地就是琉璃河遗址,也是北京城的源头。《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北京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西周时期即是燕国的都城。经考古论证,约公元前1045年,西周燕国即建都于此。
燕都遗址的护城河在西周中晚期之交业已淤塞,城内西周晚期的居址也不再出土高等级物品,墓地再见不到大、中型墓葬,由此推测琉璃河燕都遗址的城市功能,在西周中晚期之交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燕国的都城。这座城市最后彻底废弃于西周末年。遗址废弃的原因,很可能是那时燕人已攻占兼并了比其初都更为理想的都城——蓟城。从昌平白孚、顺义牛栏山出土铸铭铜器分析,上古蓟城可能是商代北方大国的都邑,所以燕人并蓟以后即以其为新都。
遗址规模
琉璃河遗址东西长约3.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面积为5.25平方千米。东、西、北城墙外有一条护城河,宽约25米,剖面变化不甚规则,最深处只有2.8米,大约是靠宽度起到防御作用。护城河内的水从西南引自大石河水。
在东城墙北部靠近墙城东北角处还发现一段横穿城墙底部的排水道,为由城内向城外排水的通道。长约9米,宽约1.2米,用卵石砌成。宫殿区位于城址中部偏北,已知有6处夯土台基,其中4处为圆形,2处为长方形,为大型建筑的基础。
遗址分布
琉璃河遗址主要包括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址三部分。
古城址位于遗址中部的董家林村,平面约为东西向长方形,地面尚存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北半部,北墙长829米,东西墙北段尚存约300米,城的南北宽大约700余米,城墙分为主墙和内、外护坡三部分,用黄土分段夯筑,宽约10米左右,残高1米多,夯层坚实,厚5厘米,面布细密夯窝。在东、西、北三面城墙外,有宽深各2米多的护城壕沟。
墓葬区位于城东南部,以黄土坡村最为集中,墓分大、中、小三型,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中小型墓有熟土二层台,大型墓多有两条墓道。
居住区位于城内及西部,有房屋、窖穴、灰坑、水井等遗址。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2021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2年7月,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见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
2022年10月29日,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6项年度重要考古成果发布,其中包括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北1.5公里大石河畔的台地上。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初期的一处重要遗址,20世纪40年代,中国考古工作者首先在此发现了一批商周时期的遗迹、遗物。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初步探明了遗址的分布情况。
遗址占地约500万平方米,在董家林村发现了一座城址,北墙残长800多米,东、西墙探明300余米;墙为夯土筑成,宽10米,质地异常坚实;城墙-有壕沟,城内分布着密集的房基。在城的东南部有一片占地5万余平方米的贵族墓地,目前已发掘墓葬200余座,其中有不少大型墓葬旁有陪葬墓和车马坑,并出土了大批珍贵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等文物。不少青铜器上铸有“匽(燕)侯”铭文,并记述了燕侯赏赐货贝、臣妾等史实。“董鼎”铭文记载了“匽侯”派“董”前往宗周,向太保奉献食物、得到赏赐一事,证实了西周初年召公以其长子封于燕,自己则在宗周辅弼王室的史实,以及燕国与周王室频繁的政务交往。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初期燕国的都邑遗址,这一发现对探索燕国早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