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送礼风俗是什么?

小博 2024-07-06 1

德国送礼风俗是什么?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给德国人送礼物,可以是象征意义的礼物,如象征中国的文化、特色,也可以送实用的物品。对方就会很喜欢的。你可以在待客九品根据你的需求一对一的定制一款适合对方专属礼品!这里的礼品如果你定了但是没有送掉,短时间内是可以退款的,这样就避免浪费!待客九品属于您的专属礼品定制,虽然名额较少,不容易订到,但是每一件都是用心之作!此外,和美国人相处的一些交往技巧也可以了解一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和美国人相处的

德国文化特征?

不少外国人去中国溜达一圈之后跑回自己的国家出书介绍他们在中国经历的文化休克。我觉得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入乡随俗,即便不随俗他也能很快就做到见怪不怪,所以很少有中国人写外国的文化休克。但是,仔细想想,中西毕竟还是有差别的。  1,德国人都不怕脏。第一次来德国在法兰克福机场落地的时候,看见候机大厅里有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孩在地上爬来爬去,出溜出溜地还挺快。家长就在旁边看着,也不说把孩子拽起来。当时我就琢磨,这要是换成个中国家长会不会一大巴掌就上去了,爹妈给你洗衣服不是让你满世界当墩布使的。后来见得多了,到处都是半大的孩子满地爬的,小孩还都是粉扑扑的脸蛋,让人思考中国那句俗话,是不是该说成:“不干不净,爬了没病”。  2,德国人不会蹲。中国人喜欢蹲着。出去玩走累了,找个荫凉蹲会;等车等累了,卡着马路牙子蹲会。我没见过蹲着的德国人。据说,西方人大腿跟小腿长的比例不适合蹲着,他们也蹲不住,一蹲就仰过去了。所以,德国人在成年之后继续发扬小时候养成的不怕脏的精神,区别只是不再爬了,而是逮哪坐哪。只要能放下一个屁股的平坦面积他们都能坐下去。听说,为了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好的形象,有人提出中国人应该改掉逮哪蹲哪的坏习惯。其实,我倒觉得没什么必要。如果中国人放弃蹲这个姿势,随着岁月推移蹲的能力恐怕就会退化了,以后想蹲还蹲不住了呢。蹲不住,奥运会举重的金牌也就拱手送人了;“蹲茅坑”这样的词也会永久性地被载入历史词典了。  3,不少西方人批评中国人随地吐痰。没错,这真是个特别坏的习惯。舒服了自己恶心了别人,破坏环境,传播疾病,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德国很少看见有人随地吐痰,最多是半大的坏小子摆酷满地啐吐沫。德国人都有个大鼻子,他们把中国人从嗓子里顶出来的东西都从大鼻子里擤出来。你就看吧,不分地方不分场合,甭管是课堂上还是饭桌上,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个德国人从兜儿里掏出一张纸巾,摊开了捂在鼻子上,然后以气吞山河的气势拼命一擤,声音之大如尾气泄漏;流量之多如水库泄洪。谁要是在饭桌上听见这么一声,那就等着胃里波涛汹涌去吧,如果谁要是特不识趣,非得再使劲找出来这声是从哪发出来的,然后看见那德国人把这张用过的鼻涕纸叠吧叠吧再放回兜里等着下次用,那恭喜啊!您离成功减肥已经不远了!  4,德国人刷碗只刷不冲。德国人刷碗喜欢放一池子热水,倒上洗涤灵,然后把一堆脏盘子烂碗都扔进去。把油腻洗下去了之后,还带着洗涤灵沫子的盘子碗就直接拿擦碗布擦干净放回碗柜去了。很多人不再用水把盘子碗上带的洗涤灵沫子冲下去。据说,德国人很信赖自己的化学洗涤用品,一点不担心常年吃洗涤灵沫子会来个人体基因变异什么的毛病。看来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大家都为打生化大战做准备呢。  5,甭管多大岁数都敢开车。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看见走路已经颤颤巍巍的老头老太太开车狂奔在马路上了。这些亲爱的大叔大婶们,您就是自己把命都玩进去了,您事先得问问我们这些路人是不是愿意跟着一块玩吧?这不是您喊“我能!”就是您真就能的时候。  《圣经》里面有一个故事:一个老人让他的儿子去干活,大儿子说,我今天不想干活,不过后来想想,还是去了;小儿子说,好的,爸爸,我去,不过后来并没有去。究竟是哪个儿子遵从了老人的意思?在西方国家,答案是大儿子。因为不论早晚,只要悔悟了就都是主的信徒。这个故事在东方的阿拉伯被重新诠释:应该像小儿子那样,因为他没有破坏父子间的和谐气氛,究竟他之后有没有去工作,那已经是后话了。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社会注重个人,东方社会注重集体。在西方,孩子一出生,就接受独立的意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像朋友之间的关系那样。小孩子被鼓励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家长或者老师有不同的意见会得到表扬。你只要细心观察一下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就会发现,家长很少会用命令式的口吻跟孩子说话,而有的小不点说起话来已经老气横秋的了,乍听起来还真的有点好笑。不过正因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西方小孩的自我意识很强,独立得也早,基本上超过18岁就纷纷搬出父母家开始独立生活了。而东方人习惯于把自己归到不同的集体中去,家庭就是一个最基本的集体。人一出生就属于这个集体,直到死去的那一天。当个人意见和集体意见相左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在东方社会里,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在某些场合,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往往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样会破坏和谐的气氛而使事情变成僵局。在这种时候,就要学小儿子那样,这叫缓兵之计。  这种差异,在同一种文化的氛围中往往不易觉察,而在两种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就凸现了出来。一个德国商人,一个月内往返中国三次,洽谈一门生意。中方每次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是生意却总落实不下来。这个德国人按捺不住,最后大发脾气扬长而去,宁愿从头开始谈一门新的生意而再不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很明显,其原因是双方都用自己的文化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而没有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德国人生气的原因是中国这边迟迟不给答复,他觉得是对他的不重视,简直是戏弄他。而中国人大概由于出于礼仪之邦,虽然没有太大兴趣,却不好意思一口回绝。每次德国人来访的时候,都客气地接待,礼貌地表示有兴趣,显得十分热情……德国人的行为,反而显得急功近利,有失风度和礼貌了。  还有个例子是,很多中国学生,刚刚来到德国留学,很不习惯德国的大学制度。因为这里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固定的课程安排,什么都要自己决定,连校园也是没有围墙、找不到界限的。学生宿舍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上课各从各的道来,下课各从各的道走,今天和这些陌生人坐在一起听课,明天又和那些陌生人坐在一起听课,找不到中国大学的那种归属感,连交个朋友都很费劲。那是因为,我们自幼习惯了有人帮我们决定和安排生活,交朋友也不用操心,反正大家都在同一个班级一呆呆几年,很快就混熟了。那个时候,很多人觉得压力太大,不自由,到处有人管着。到了国外,一下子没有了集体,也没有人来管你,反而空虚了起来,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开始怀念起国内的环境来了。  前一个例子讲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碰撞,后一个例子则是从一种文化背景到另一种文化背景所遇到的不适应。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几乎所有初到西方国家的人都会有所感触。所幸,文化是可以学习和接受的,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日渐国际化,在国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中国,这样的意识还不是很普及,不少人认为,到国外去,或者在国内接触外国人,掌握好外语就能够解决问题。其实,语言只占所有交流信息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大部分的交流信息来源于非语言的交流,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可能在对方眼里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含义。而要解读这些密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关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旅微博
  • 本文地址:https://www.lvweibo.com:443/lvyougonglue/15921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